学生团体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乡” 约盛夏实践团:“夕童同晖” 暖人心,青春力量助振兴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 “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旨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广大青年群体成为乡村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带着朝气与新知,奔赴田野乡间,以青春之我赋能乡村发展,在产业振兴、文化传承、民生服务等领域发光发热,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实干中愈发清晰。近日,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乡” 约盛夏实践团一行 7 人,走进山东省泰安市满庄镇灌庄村,开展以 “关爱孤寡老人,守护留守儿童” 为主题,以 “直播助农促振兴” 为目标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一,深入基层,关爱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

在缓解孤寡老人生活困境方面,实践团秉持关爱与责任,从身心健康维度开展工作:

身体健康层面: 定期上门走访,送去生活必需品保障基本生活;协调社区资源,开展医疗保健服务与定期健康检查,守护老人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层面: 组织实践团成员提供家务帮助,营造整洁居住环境;陪老人聊天解闷、倾听心声,缓解孤独感,给予精神慰藉 。通过细致举措,为孤寡老人撑起温暖天空,让其晚年感受社会关爱。

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实践团聚焦灌庄村幼儿园,开展系列暖心行动。为给予孩子们更切实的关怀,成员们深入园所,从多维度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 课业辅导时,耐心为孩子拆解学习难题,让知识的种子在童真心灵里扎根萌芽;组织兴趣培养活动,引导孩子探寻热爱,激发创造力与动手能力;*安全教育环节,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传授自我保护知识,筑牢安全意识防线。 尤为创新的是“爱心辅导名片”机制——名片上,实践团的专业特长、联系方式清晰呈现,“课业辅导”等服务范畴明确标注。这一举措突破短期实践的时空桎梏,为持续帮扶留守儿童搭建起长效桥梁 ,让关爱不仅停留在当下,更延伸向长远。

此外,实践团聚焦乡村安全建设,面向村民开展防诈骗知识宣讲。实践团成员们结合乡村常见的 “冒充亲属借钱”“虚假养老投资” 等诈骗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剖析诈骗手段,还设置互动答疑环节,鼓励村民分享遇骗经历、提出疑问。针对留守儿童,实践团成员特别教导孩子 “不轻信陌生电话、不透露家庭信息”。这场覆盖全年龄段的防诈课堂,编织起乡村安全防护网,守护村民财产安全,为乡村振兴筑牢稳定根基。

二、创新实践,直播助农促振兴

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发现,当地农产品丰富,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农民收益较低。为此,实践团成员们积极创新,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协助村干部打包农产品、调试直播设备开展直播助农活动。

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产品的种植、采摘过程,并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向广大网友推介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在直播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详细介绍了农产品的特点、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购买。

  通过直播助农活动,不仅拓宽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三下乡”活动结束之际,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关注乡村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实践团成员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带动更多人关注乡村发展,汇聚更多力量,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此次 “三下乡” 活动,为乡村送去物质帮扶的同时,也如纽带般传递社会温情。于实践团青年而言,这趟乡野之行,是社会实践,更是青春与乡土双向奔赴的心灵修行。他们躬身入局,以行动为笔,在基层大地上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让青春的力量与风采,在帮扶的日日夜夜中熠熠闪光。亲身丈量乡村群众的生活百态,体会基层工作的千头万绪,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信念,在摸爬滚打中愈发坚韧。这群青年们直言,往后会继续以青春为舟,驶入乡村建设的浪潮,用热忱作帆,为乡村振兴续航,让青春在与乡土共成长的故事里,谱写出最动人的篇章。


 

原文转载自中华网

责编|皮 娜

编审|王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