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国际禁毒日 | 对毒品说“不”,别让它毁掉你的青春!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是全球对毒品危害集体“亮剑”的时刻

毒品,这一裹着“伪快乐”外衣的社会毒瘤

正悄然侵蚀着社会根基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

青春正好、逐梦途中

筑牢防毒屏障,守护成长净土

尤为关键——毒品是全人类的公敌

更是青年前行路上需警惕的“致命深渊”


E468C


“青春靶向”

伪装术

1. “时尚”外衣下的毒芒:含合成大麻素的“上头电子烟”、添依托咪酯的“网红零食”,借聚会、网购包裹渗透,以“潮流体验”诱骗青年尝鲜。

2. “学业助力”骗局:号称“提神助考”的“聪明药”(哌醋甲酯),实则是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滥用会导致癫痫、成瘾,让青春折戟考场。

3. 社交场合的“温柔刀”:陌生人递来的“特调饮料”“进口糖果”,可能暗藏γ -羟基丁酸(GHB),几秒内让人意识丧失,沦为不法分子的猎物。


1FE4C


毒品的危害

三重摧毁力

1. 学业崩塌:毒品会破坏多巴胺受体,记忆力、专注力直线下滑,涉毒学生挂科率超过普通学生的47%,知识积累与学业规划被彻底打乱。

2. 法律重罚:持有10克冰毒即触犯刑法,大学生因“帮拿包裹”误触毒品、留下案底,考研、考公等人生选择被“一票否决”。

3. 健康透支:新型毒品致幻性强,易引发“交叉成瘾”,某高校案例中,学生因吸食“笑气”,神经不可逆损伤,连毕业论文都无法完成,青春戛然而止。


808C8


大学生防毒

四步筑牢防线

1. 知识武装:熟读《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精准识别“聪明药”“笑气”等新型毒品伪装,让毒品“无所遁形”。

2. 社交坚守:陌生人递的零食、饮料坚决拒接,远离治安复杂场所;发现可疑物品,第一时间联系学校保卫处或拨打110,不让毒品有渗透机会。

3. 健康释压:用运动、学术竞赛、社团活动等替代“猎奇寻乐”,规律运动能让多巴胺分泌增加50%,既释放压力,又从根源上降低成瘾风险。

4. 行动参与:加入高校禁毒志愿队,参与毒品检测体验、禁毒宣讲、案例情景剧编排,以“亲身实践”织密校园防毒网,带动更多同学守护青春。


97A52


“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是口号,更是行动指令

大学生作为青春主力军

要以知识为盾、法律为剑

从拒绝第一份“诱惑”开始

斩断毒品渗透链

发现涉毒线索

立即拨打110或登录“中国禁毒网”举报

让我们携手筑牢校园防毒长城

护佑青春向阳生长!




 作者:范小婷  编辑:杨慧  编审:刘杰、王燕、郭小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