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伴随着熟悉的民谣在耳畔响起
我们都知道
又是一年腊月初八
今天,小商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关于腊八节的那些事儿
陪大家过一个暖暖的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节日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当时是为了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后佛教传入,腊八又被赋予了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宗教意义,相传达摩祖师在这一天悟道成佛,寺庙会煮粥供佛并施粥于众,腊八节也逐渐在民间普及。
当年岳飞抗金于朱仙镇,正值严冬,岳家军饱受饥寒交迫之苦,当地百姓端粥相赠,岳家军饱餐百姓的“千家粥”,体力恢复,大胜而归。这天恰是农历腊月初八,后人为纪念岳家军的英勇,每到腊八便以杂粮煮粥,渐成习俗。

传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这些恶鬼害怕赤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在腊月初八这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会收集各种秋末丰收上来的食物,用大火熬制成一锅“腊八粥”。这种“腊八粥”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滋味十足,既能养生暖胃,又能传情暖心。


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叫“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在阴历初八的这天来泡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节日食俗。在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面是陕西地区的传统美食。面条以手工擀制为佳,宽细皆有,劲道十足。其臊子丰富多样,常见的有胡萝卜、豆腐、木耳、黄花菜等切成丁状,与肉臊子一同炒制,加以多种调料,香味浓郁。在腊八节当天,一家人围坐,吃着热气腾腾的腊八面,在寒冷的腊月传递出浓浓的年味儿和家的温暖。


百合是“和和美美”
桂圆是“团团圆圆”
栗子是“大吉大利”
八方食材,调和来年万事如意
一碗腊八,熬出满满冬日温情
岁末温粥,熙暖如年
小商祝大家
岁岁常团圆,诸事都“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