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临,为切实增强全体师生的防溺水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溺水事故发生,小商特为大家准备这份防溺水安全指南,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认清危险水域,远离溺水隐患
野外水域风险高
坚决远离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野外水域,这些水域情况复杂,水情不明,可能存在各种危险,即便游泳技术再好,也难以应对突发状况。

无防护水域勿靠近
废弃水坑、施工形成的临时积水区域等无安全防护和救援设施的地方,切勿涉足。这些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危险。

危险行为要杜绝
不在没有安全设施和救援人员的游泳池或海边私自游泳,不到无安全措施、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戏水、捕鱼、捉虾等。

牢记防溺准则,筑牢安全防线
游泳条件“六必须”

谨记溺水“六不二会”

掌握自救技能,守护生命安全
保持冷静
一旦发生溺水,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拼命挣扎,因为这样会加速体力消耗,导致更快下沉。

合理呼救
大声呼救,引起人们的注意,若周围无人,不要盲目挣扎消耗体力,尽可能保持漂浮状态等待救援。

抽筋应对
在水中发生抽筋,一定要保持冷静,分析情况: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可将手握成拳头,再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若是大腿抽筋,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双手抱住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

科学救援方法,避免二次危险
不盲目施救
发现有人溺水,千万不要盲目下水施救,而是应立即大声呼救,并拨打电话报警。

智慧救援
可利用周围的救生器材,如救生圈、长竹竿、绳子等。将救生器材抛给溺水者,让其抓住,慢慢将其拉至岸边。

专业救援
若溺水者意识清醒,应做好保暖措施并陪伴其等待医护人员;若溺水者失去意识,应立即清除口鼻内的异物,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生命仅有一次
让我们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增强防溺意识,掌握自救技能
愿我们都能远离危险水域
让青春在阳光下尽情闪耀
作者:范小婷 编辑:杨慧 编审:刘杰、王燕、郭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