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危害大
预防是大学生必修课
校园常见诈骗有哪些?如何防范?
本期防诈指南已到!
一起提高警惕
守护人身财产安全!
兼职类电信诈骗要警惕
兼职是学生群体容易接触的领域,也成了电信诈骗的高发区:
刷单返利诈骗:骗子以“提升店铺信誉”为由招募刷单人员,先让你完成小额刷单并返还本金和少量佣金,获取信任后,诱导你进行大额刷单,随后以“系统故障”“任务未完成”等理由拒绝返款并拉黑你。(注意:刷单本身属于违法行为,切勿参与!)
高薪兼职诈骗:在社交平台发布“日结高薪”“轻松赚钱”的兼职信息,如“打字员”“游戏代练”等,待你咨询后,以“入职需要交押金”“培训费用”等名义要求转账,收钱后便失联。
网络代刷诈骗:声称可以代刷游戏装备、网课学分、会员等级等,让你先支付部分费用,随后以“需要激活”“补差价”等理由不断索要钱财,最终既没拿到服务,钱也打了水漂。
社交互动中的诈骗陷阱
假期里线上社交增多,骗子也会通过聊天、交友等方式设局:
冒充好友诈骗:盗取他人社交账号,冒充你的同学、朋友或家人,以:“急事借钱”“帮忙充值”“垫付费用”等理由要求转账,不少人因未核实身份而上当。
恋爱交友诈骗:在交友平台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与你建立恋爱关系,初期温柔体贴获取信任,随后以“投资周转”“生病住院”“见面路费”等借口索要钱财,一旦得手就消失。
中奖诈骗:通过短信、社交软件发送“恭喜中奖”信息,附带链接或二维码,要求你点击填写个人信息并缴纳“手续费”“税费”才能领取奖品,实则是套取你的信息和钱财。
购物与消费类诈骗
暑期网购、充值等消费行为频繁,需留意这些诈骗手段:
低价诱惑诈骗:在非正规平台发布“超低价手机”“名牌商品打折”等信息,吸引你下单,付款后要么发假货、残次品,要么直接不发货,且拒绝退款。
退款诈骗: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订单异常”“商品质量问题”为由,声称可以为你办理退款,诱导你点击虚假链接或在“退款页面”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而盗刷你的银行卡。
游戏充值诈骗:针对学生群体喜欢玩游戏的特点,以“低价充值游戏币”“代充会员”为诱饵,让你先转账,却不提供相应服务,或谎称“充值失败需要补单”继续骗钱。
学习与考试类诈骗
学生群体对学习、考试相关信息较为关注,骗子也会钻空子:
培训退费诈骗:冒充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称“课程取消可以退费”“符合补贴政策”,引导你添加微信并进入虚假退款群,随后以“需要绑定银行卡验证”等理由骗取钱财。
考试答案诈骗:在各类考试前夕,声称有“内部答案”“保过秘籍”,让你先交钱购买,实则提供的是无效信息,甚至会以“需要保密费”“定金”等名义继续索要钱财。
学历提升诈骗:以“无需考试就能拿文凭”“快速提升学历”为幌子,收取高额“学费”“手续费”,最终无法兑现承诺,且拒绝退费。
防范电信诈骗小贴士
1.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尤其是涉及金钱、个人信息的内容,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2. 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不下载非官方认证的APP,避免手机中毒或进入钓鱼网站。
3. 保护好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绝不透露给他人,即使是“客服”“好友”也需谨慎。
4. 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向家长、老师求助,或拨打110、96110(反诈劝阻专线)咨询举报。
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
凡事终究要靠自己
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守好个人信息安全防线
才能避开诈骗的“陷阱”
作者:范小婷 编辑:杨慧 编审:刘杰、王燕、郭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