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暑热挡不住青春脚步,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商院学子用两场“三下乡”实践绘就乡村振兴图景。在章丘朱家峪,“朱峪传薪”团队踏古村、学非遗、悟精神,守护文化根脉;在日照任家台,“蓝海守护”志愿者清海滩、讲环保、护生态,筑牢海洋防线。不同赛道,同样赤诚,这个夏天,他们用行动让青春在基层实践中闪光。
朱峪传薪·泉城力行,青春赋能乡村行
2025年7月,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商学院“朱峪传薪”团队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朱家峪村开展了“朱峪传薪·泉城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子传承文化、服务乡村。

实践团队走进山阴小学遗址,通过陈旧的课桌椅、泛黄的教材和老照片等,解读鲁中山区教育发展的艰辛与坚守,感悟先辈“以教育点亮希望”的初心。团队成员向竹编扇、芝麻煎饼等非遗传承人学习技艺,在实践中感受非遗的温度,让文化传承“活”在当下。
进行志愿服务,守护古村生态文脉,开展生态守护与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行动,包括清理清代石板路、为明代古槐进行滴灌养护、排查维护古村排水系统等,守护古村生态与文化根基。领悟闯关东精神,汲取奋进信仰力量,走进闯关东展览馆,回溯迁徙史,感悟“闯关东”文化中的传承、开拓、信仰精神,誓将其融入青春奋斗,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注入“开拓基因”。




此次活动让学子以实践赋能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未来将继续书写“青春助力乡村”的故事,让朱峪文脉与振兴活力在青春传承中熠熠生辉。
守护海洋生态,赋能渔村发展
2025年7月,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商学院“蓝海守护”实践团,在盛夏前往日照任家台开展“守护海洋生态・赋能渔村发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团队志愿者们提前进村调研,备齐垃圾夹、耐磨手套、分类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并考察海滩的潮水、暗礁、淤泥等情况,规划行动方案。随后,志愿者们清理沙滩上的塑料碎片等废弃物,让沙滩恢复洁净;分批登船清理甲板油污、渔网残片、塑料碎屑及船舱积尘,之后在渔港向过往人员讲解渔船垃圾分类、油污规范处理知识及海洋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意义重大,生态上减少了海洋污染,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社会上搭建起高校与乡村的桥梁,推动人才资源向基层流动。同时,活动中志愿者严守安全准则、使用环保物资、提前学习民俗禁忌,彰显了我商院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与人文素养,展现出青春力量在守护海洋生态和助力渔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从章丘朱家峪到日照任家台,商学院两场“三下乡”实践在盛夏续写青春与乡村的对话。“朱峪传薪”守文脉、护古村,让闯关东精神焕新生;“蓝海守护”净滩护海、传环保理念,为渔村注入动能。不同路径彰显担当,商院学子以脚步丈量乡土、用行动诠释责任,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初心成为续篇的动力。未来,这份青春力量将持续扎根乡土用新知与行动续写文化兴村、生态助农的青春答卷。
作者:范小婷 编辑:杨慧 编审:刘杰、王燕、郭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