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终结结核流行,让呼吸更自由

发布人:数字财金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09     点击量:

2025年3月24日,我们迎来了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一天不仅是纪念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杆菌的日子,更是全球共同呼吁终结结核病威胁的重要契机。今年的主题是“Yes! We Can End TB!”(是的!我们能够终结结核病!)——面对这个千年顽疾,我们从未如此接近胜利,但挑战依然存在。

结核病(Tuberculosis)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曾被称为“痨病”,至今仍是全球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尤其在密闭、拥挤的环境中风险更高。
    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吸烟人群等需格外警惕。

典型症状:持续咳嗽超2周、低热、盗汗、咯血、体重骤减等。

注意:感染结核杆菌≠发病!约5%-10%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全球现状:WHO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1060万,死亡130万,相当于每20秒就有1人因此丧生。

中国进展:我国结核病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仍是全球第三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耐药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

突破性进展:新型诊断技术(如GeneXpert)、短程治疗方案和疫苗研发(如M72/AS01E)为终结结核带来曙光。

1.接种疫苗: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BCG),降低重症风险。

2.阻断传播:咳嗽礼仪(掩口鼻、妥善处理痰液)、保持室内通风。

3.增强免疫: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戒烟限酒。

4.主动筛查:高风险人群定期体检,出现症状早诊早治。

治疗关键:

结核病可治愈!但需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原则,普通结核病疗程6-9个月,耐药结核需18-24个月。擅自停药将导致治疗失败甚至耐药!

结核病患者不是“异类”,科学治疗2-4周后传染性大幅降低。我们应:  

用科学代替恐慌,拒绝污名化。支持患者完成全程治疗,避免因病致贫。  

关注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不均问题,助力公益筛查。

从19世纪的“十痨九死”到今日的可防可治,人类与结核病的抗争书写着医学的进步与文明的温度。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传递希望——通过科学防治、社会共助和人文关怀,终结结核病的愿景终将实现!

作者: 万倩倩 编辑:靳柳 编审:毕春晖



继续观看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终结结核流行,让呼吸更自由

转载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终结结核流行,让呼吸更自由
智悦财金
已同步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