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西柏坡精神,续写时代华章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在河北平山县的西柏坡,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精神宝藏——西柏坡精神。它犹如一座巍峨的灯塔,穿越时空,始终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拼搏、砥砺奋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西柏坡精神,探寻它背后蕴藏的深厚力量。
西柏坡精神的历史溯源

1947 年 5 月,中共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这个原本宁静的小山村,就此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在这里,党中央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走向;在这里,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与重大历史转折的关键节点交织下,西柏坡精神应运而生。
彼时,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可革命先辈们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对胜利的执着追求,在小小的指挥所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那一封封电报、一个个决策,承载着的是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担当,是对人民幸福的承诺,也正是在这样的奋斗历程中,孕育出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西柏坡精神的深刻内涵

1.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革命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但党中央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丝毫没有骄傲自满的情绪。这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处何种顺境,取得多大成就,都要以平和谦逊的心态看待,切不可被胜利冲昏头脑,要时刻审视自身,脚踏实地继续前行。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造新的成绩,然而只有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我们才能持续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 艰苦奋斗,永不懈怠
回首西柏坡岁月,先辈们在土坯房、煤油灯下,吃粗粮、着朴素,为革命日夜操劳且毫无怨言。其艰苦奋斗精神至今激励着我们,不管是个人成长坎坷,还是国家建设险阻,传承弘扬它,就能攻克难关,实现梦想。
3.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强大力量,革命先辈毫不畏惧,凭智慧与战斗精神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彰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气魄。如今国际形势变幻、国内改革任务艰巨,我们需继承发扬此精神,直面挑战,突破困境,在斗争拼搏中求发展赢胜利。
4. 依靠群众,一心为民
西柏坡时期,人民是革命胜利后盾,党以人民利益为先,密切联系群众,百姓踊跃支前。党群干群鱼水情深,汇聚胜利力量。历史启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如此方能汇聚强大合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

1. 凝聚奋进力量
当今世界大变局,我国正值民族复兴关键期。西柏坡精神似强大纽带,联结中华儿女。它激励人们立足本职,凝聚力量,共克时艰,推动我国在高质量发展路上稳步前行,助力伟大复兴梦早日实现。
2. 涵养廉洁风气
““两个务必”强调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对党风廉政建设警示作用重大。当下物质丰富,部分党员易受诱惑,西柏坡精神提醒要廉洁奉公、严守党纪,确保党先进性与纯洁性,赢民心。
3. 培育担当品质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需要像先辈们在西柏坡那样,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西柏坡精神赋予我们直面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鼓励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主动挑起大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传承西柏坡精神,你我共同行动

西柏坡精神是行动指南,新时代青年要走进西柏坡红色基地感受历史,扎根精神火种。学习中刻苦、工作里进取、生活中奉献,还要传扬这一精神,让其在中华大地绽放光彩,激励更多人投身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事业。
同学们,西柏坡精神历久弥新,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蕴含着未来的希望。让我们携手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续写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作者: 万倩倩 编辑:靳柳 编审:毕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