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光把柏油路晒得发软,当雷雨来得猝不及防又声势浩大,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最热”的角色——大暑。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它带着“大者,极也”的霸气,把一年中最旺盛的生命力,铺陈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大暑通常在公历7月22日至24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光热达到顶峰。高温、高湿是它的“标配”,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形象地描绘出这段时间如同“桑拿天”的体感。

从物候来看,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湿热的环境里,萤火虫在草丛间飞舞,仿佛腐草化出的精灵;“二候土润溽暑”,土壤被雨水浸润得透湿,空气里满是黏腻的暑气;“三候大雨时行”,午后的雷阵雨成了常客,一场雨过后,暑气暂消,草木却更显葱郁。这些自然的信号,都在诉说着盛夏最饱满的状态。

高温天气里,安全与健康是最美的风景:
饮食安全:隔夜饭菜要热透,路边摊贩需谨慎,冰西瓜挖着吃更要注意卫生
出行安全:高温天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若外出可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
居家安全:使用空调时记得定时开窗通风,离开家前检查电器电源,让清凉与安全同行
心理调节:天热易烦躁,不妨和家人下盘棋、拼幅拼图,让心情像树荫下的光斑一样平和。
暑气虽盛,时光正好。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这个夏天,收获阳光般的热情,也拥有清风般的惬意。
大暑快乐,我们开学再见!
作者: 万倩倩 编审:毕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