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数字财金学院组织召开202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线上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了山东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院长邱兆学,原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审计处处长、会计学院院长许维祥,山东知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海滨,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负责人薛晶,济南高新区七彩童年幼儿园园长、鸟与树家庭托育中心联合创始人高彤彤等校内外专家,共同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把脉开方”。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助理兼数字财金学院院长毕春晖,学院教学副院长王婷以及各教研室主任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毕春晖对参加本次论证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王婷对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背景和总体框架进行了说明。

随后,金融科技应用教研室主任李小宁,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主任张珊珊,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教研室主任张欣,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教研室主任蒋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黄莹莹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和特色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各位专家在听取汇报后,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教育前沿理念,围绕“培养目标定位的精准性”“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教学计划安排的合理性”等维度展开深入研讨,并提出针对性意见。
针对金融科技应用专业,各位专家强调需强化“技术+金融”双核驱动。建议增设《区块链技术应用》《大数据金融分析》《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实践》等前沿技术课程;推动校企共建实践平台,通过项目化教学与行业案例库建设,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金融场景问题的能力。同时,需明确毕业能力指标,将职业技能竞赛、行业认证等纳入课程培养体系,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

对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家强调专业应紧跟时代步伐,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在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分析及课程配置方面,专家指出智能审计岗位的培养路径除审计基础外,应当增加审计实务课程,以增强学生对审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更好胜任该岗位。职业方向限选课方面,课程设置应当能够支撑该方向,如数据分析方向可以增加数据建模与可视化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专业课程设置要注重实践环节,实践环节设置要与学校“工程性,融合型”的办学思路相契合,实践环节除认知实习、岗位实习外,可以增加课程实习,保证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专家们还建议定期评估课程效果,根据行业动态和学生反馈,灵活调整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始终贴近行业需求。

专家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表述,突出学科交叉特色;二是完善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路径,避免仅依赖选修课支撑职业方向;三是改进职业方向限选课体系,增设ERP管理类课程,降低智慧金融方向课程门槛;三是强化校企项目合作,增加课程实习的内容,通过企业真实业务案例提升学生业财一体化能力。

对于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专家建设增设《家庭教育指导》《婴幼儿急救与护理》及《特殊儿童早期干预技术》等课程,并引入儿科医生、妇幼保健专家进行模块化教学(如海姆立克急救法、常见病处理)。实践教学方面,一是建议筹备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利用仿真婴儿模拟真实照护场景;二是与社区托育机构共建实践基地,设置分阶段实践设计,以实现毕业生适应托育机构“照护+教育”的复合型岗位需求。此外,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定期行业研修与专家讲座,提升教师复合型教学能力。

本次专家论证会紧密围绕2025年职业教育专业标准升级方向,系统论证数字财金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合规性与创新性。会后,学院将认真梳理专家的意见,结合学院实际,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学院将以此次论证会为契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作者: 万倩倩 编辑:靳柳 编审:毕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