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教师节座谈会。学院院长张娜、“银龄”教师代表、援疆教师贺旭辉(线上参会)及全体无课教师齐聚一堂,以“薪火相传、聚力前行”为主题共话育人使命,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孟宪勇主持。


张娜致辞,简要回顾了过去一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及学生思政教育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向全体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推动学院发展的付出表示感谢。针对新时代青年思想特点与教育发展新要求,张娜提出,学院教师需进一步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既要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筑牢学术根基;也要创新教学方式,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语言与形式,将理论精髓转化为滋养学生理想信念的养分。同时,她表示学院将持续完善保障机制,为教师搭建成长与发展平台,助力大家在育人道路上稳步前行。


三位“银龄”教授结合数十年执教经历,分享了自己的从教故事,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之情。“一辈子扎根马院讲台,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活’起来,让青年一代读懂其中的真理力量。”老教师们的话语,既传递出严谨治学、关爱学生的教育态度,也彰显了马院人坚守育人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引发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座谈会现场通过视频连线,与正在新疆开展援教工作的贺旭辉教授“云端相聚”。贺旭辉分享了援疆期间的教学工作与生活感悟,他表示,在祖国西部的课堂上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能深刻体会到理论教育对边疆发展、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张娜代表学院向贺旭辉表达慰问,称赞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马院教师的奉献精神,同时叮嘱他注意身体健康,圆满完成援教任务。
孟宪勇向全体参会教师致以节日问候。他强调,马院教师肩负的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职责,更承担着传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责任。此次座谈会既是对教师们辛勤付出的致敬,也是为了凝聚全院教学力量,以优良教风和治学精神为根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座谈会尾声,温馨的“献花仪式”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青年教师代表手捧鲜花,依次向三位“银龄”教师鞠躬献花,致敬前辈的坚守与传承;老教师微笑回应,鼓励青年教师接力育人使命,尽显马院“传帮带”的浓厚温情。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岳墁
复审︱刘太山
终审︱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