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遥寄一枝梅——金家往事拾遗

内容简介:
《遥寄一枝梅:金家往事拾遗》作者是我国史学家金毓黻先生的侄孙女。《遥寄一枝梅:金家往事拾遗》讲述了作者自身和家族的往事,是中国普通家族的一个缩影,但同时又拥有自己的个性。作者的追述像一滴水那样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芒,没有停留在对往事的追思与对亲人的怀念上,不是絮絮叨叨地把过去的事情写成流水账,而是有发掘、有思考,尝试着回答了“我是怎么来的”这一富有哲理的问题。
作者简介:
金玲出生在江西九江地区,出生日期是1918年,1949年后金玲任《人民文学》编辑。 后因陈白尘被批斗,金玲被迫提前退职。 金玲,女,1918年生,江西九江人。 原名金淑华,1938年在重庆与著名戏剧家陈白尘相识,金玲为后者为前者所取。 陈白尘与金玲都曾有过婚史,那是青年时代酸涩的苦果。 为追求自由、幸福,他们怀着极大的勇气,挣脱封建的篱笆,于1939年结婚,此后相知相守了55个春秋。
馆藏地址:第二阅览区 索书号为J-49/017
二、变与革:另一扇窗看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
纷繁的中国变革,靓丽的中国答卷,背后是鲜活的中国故事——这里有改革的沉浮与突破,有危机的警示与奋起,也有转型的艰辛与跨越。《变与革:另一扇窗看中国经济》通过一位从业二十余年的知名新闻人的笔端,回眸中国改革风云激荡的发展历程,记录中国经济潮落潮起的生动景象,尤其揭秘中国资本市场惊心动魄、浴火重生的幕后真相,为观察中国经济开启另一扇窗。
本书精选作者有关中国证券、金融、宏观经济等领域的作品八十余篇,分为“股市风云”“金融变革”“把脉中国经济”“成长的烦恼”“凝聚时代*公约数”“激情燃烧的岁月”六大版块,于新闻中品读中国、洞察趋势,于变迁中揭示本质、启迪未来。
作者简介:
谢登科,男,1972年12月生,中共党员,郑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曾任新华社高级记者。
三、地球村的和谐统一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描述了地球上生物的超能力,让人们认识它们独特的形态特征、生活方式及应用价值,并介绍了科学家利用和模仿这些奇特的本领研制出的各种发明和创造。
馆藏地址:第二阅览区 索书号为J-49/017
四、完美的对称:富勒烯的意外发现

内容简介:
《完美的对称:富勒烯的意外发现》讲述了:1966年,它是一个有趣的念头。1985年9月,它是一个用黏胶带粘起来的纸球,是6天激烈的科学讨论和一个灵感的结果。5年后,它终于成为现实:一个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对称的足球状分子,名叫巴克明斯特富勒烯。这个新的分子是碳“家族”除金刚石和石墨外的新成员,它的发现刷新了我们对这一最为熟悉元素的认识。它宣告诞生一种新的化学,一系列新的高温超导体,和一些全新的“大碳结构”建筑设计概念。1996年,《的对称:富勒烯的意外发现(世纪人文)》主人公克罗托、斯莫利和柯尔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人类为何至今才发现碳的这种新形态?太空中有富勒烯吗?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超导、纳米领域的性能是否会引发一场产业革命?这一连串耐人寻味的问题,尽在这本颇有戏剧性的富勒烯的意外发现“史话”之中。
作者简介:
吉姆·巴戈特(Jim Baggott),曾任雷丁大学讲师,在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5年研究工作,还曾任职于某跨国石油公司市场部,现为某咨询公司总裁。他对科学和哲学有广泛兴趣,著有《量子理论的意义》等书。
馆藏地址:第二阅览区 索书号为J-4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