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发挥学科专长,精心选派8名具备扎实专业功底的学生志愿者,组建济宁泗水暑期助学团,奔赴泗水县东盛社区,开展为期14天的“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精准对接城乡结合部儿童的暑期教育需求,将电子工程专业优势融入支教实践,为当地青少年量身打造了融合基础课业辅导、兴趣拓展与特色科普的丰富课程,生动诠释了青年学子学以致用、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
东盛社区作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暑期“教育空窗”现象突出。助学团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精准对接社区6至12岁青少年需求,创新构建了“基础课业巩固 + 兴趣拓展激发 + 特色科普实践”的三维教学体系。
课业巩固打基础:志愿者们扎实做好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业辅导,采用“小组互助”、“错题精讲”等模式,帮助孩子们查漏补缺,巩固学业基础。
兴趣拓展绽光彩:课程设置兼顾美育与生活教育。绘画、音乐等艺术课程激发孩子们创造力;特别增设的“自然之美·树叶画创作”环节,引导孩子们观察自然、利用落叶进行艺术创作,提升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结合暑期安全重点,组织孩子们制作“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主题手抄报,在创作过程中学习防溺水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特色科普启智慧:我院学子核心贡献在于巧妙融入专业特色。他们精心策划组织了多场主题科普展览与互动实验:
趣味科普引好奇:设计并演示了简易望远镜观测天体、趣味电路实验(如导电迷宫、水果电池)等项目。这些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孩子们可以亲手触摸、亲眼观察的奇妙现象,有效点燃了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火花。
安全科普护成长:结合专业所长,志愿者们特别增加了安全用电知识科普环节。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实物演示和互动问答,将复杂的用电安全原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生活常识,有效提升了社区青少年的安全防护意识,体现了专业服务的人文关怀。
此外,助学团也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提供一对一谈心疏导。本次活动得到东盛社区的大力支持,协调场地教具,家长保障后勤,形成了校地协同、多方联动的良好服务格局。
本次活动成效显著。孩子们不仅课业得到辅导,艺术兴趣得以培养,安全防护意识有效增强,更在电子工程学院学子带来的“科技魔法”中开阔了眼界,对科学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与向往。志愿者们也深刻体会到将课本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启迪童心的实践能力所带来的成就感,实现了专业知识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
活动尾声,东盛社区负责人高度肯定了助学团的辛勤付出与卓越成效,向全体志愿者颁发了志愿服务证书,并赠送了题有“科技点亮童心,专业赋能未来”的锦旗,表达社区对大学生们专业奉献精神的诚挚感谢。
身着红色队服的电子工程学子,已成为东盛社区一道亮丽而充满智慧光芒的风景线。这场以专业为底色、以爱心为桥梁的青春接力,正在泗水大地上谱写一曲“知识传递希望,科技点亮未来”的动人乐章。
作为指导老师,我深感这次活动是专业知识与社会服务的完美融合。同学们将电子工程的学科特色转化为趣味科普,真正点亮了孩子们的科学梦想。他们不仅在教学中锻炼了综合能力,更深刻体会到 engineer 的责任与担当。感谢社区和家长们的信任与支持,让这次校地合作充满实效与温暖。期待未来继续携手,助力青年在服务奉献中成长闪光。
这十四天是一堂走出教室的实践课。从设计课程到亲手带孩子们做实验、画画、谈心,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感动。当看到他们因“水果电池”而惊呼、因一幅树叶画而自信绽放时,一切付出都变得意义非凡。感谢团队每一位伙伴的全力以赴,也感谢这片土地给予我们真实触摸社会、传递知识温度的机会。科技点亮童心,而我们,也在过程中点亮了自己。

原文转载自教育在线 责编:皮娜 编审:王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