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目标,多维赋能
李鹏飞立足当前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历年就业数据,为毕业生分析了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人工智能、5G通信、集成电路等领域人才需求旺盛,但竞争也日趋激烈,学生需从“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三个维度提升竞争力。他建议毕业生“明确职业定位,避免盲目跟风”,鼓励考研学生科学备考,求职同学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同时提醒大家“先就业再择业”,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拓展视野。

严把质量,夯实基础
韩启凤针对毕业设计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她强调,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尺,选题需结合行业热点与自身兴趣,严禁抄袭或敷衍应付。她详细解读了任务书提交、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关键时间节点,并提醒学生定期与导师沟通,确保高质量完成设计。她表示“毕业设计不仅是学业总结,更是向用人单位展示专业能力的窗口,务必认真对待。”

知行合一,积累经验
刘明敏从实习安排、安全管理、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她特别强调实习期间需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主动学习行业前沿技术,“实习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更是争取留用机会的黄金期”。此外,她提醒学生及时提交实习日志、报告等材料,确保学分顺利认定。

精准定位,服务护航
王笑宁围绕“个性化职业发展路径设计”展开指导。她结合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数据,指出“电子信息类岗位供需匹配度高达82%,但学生自我认知偏差仍是求职主要瓶颈”。她建议学生利用“MBTI人格测试”,从兴趣、能力、价值观三方面生成个人画像,并针对性推荐“技术研发岗”“项目管理岗”“跨界复合岗”三类发展模型。她同时宣布,学院将开通“就业服务直通车”,定期安排企业HR模拟面试、简历优化工作坊等活动,“一对一破解学生求职困惑”。

突出优势,细节制胜
毕业班辅导员刘文静、杨艳浩、袁东岳三位老师针对简历撰写分别从结构优化、技术亮点提炼、跨领域适配三个维度展开指导,形成“诊断-定制-升级”全流程服务。同时,他们重点提醒毕业生严格遵守学校安全管理规定,注意求职信息甄别,离校手续办理,确保学业、就业双线平稳过渡。



明晰方向,信心倍增
动员会现场设置了答疑环节,与会教师就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考研调剂等问题逐一解答。2023级物联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郭晓宇表示:“会议不仅让我了解到最新的就业政策,更对如何规划毕业前的关键阶段有了清晰认识,接下来将结合老师建议调整简历,积极投递心仪岗位。”

据悉,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后续将分专业举办专场招聘会、优秀校友经验分享等活动,并开通“就业咨询一对一”服务通道,多措并举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此次动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学院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启动,为学子迈向职场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