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AI赋能新农业 青春助力乡村兴 基础教学部赴高官寨村开展“三下乡”科技助农实践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7-16 浏览次数:

为响应学校2025年暑期“三下乡”活动号召,7月10日,基础教学部追光社“智耘新田,蔬写未来”社会实践团走进高官寨村开展“三下乡”科技助农实践活动。师生们实地考察作物长势,精准分析土壤墒情,并为农户现场指导智能温控、精准灌溉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操作,以实际行动赋能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在基础教学部主任毕丽萍、副主任孙娜娜全程指导下开展活动。

AI科技进大棚,智慧农业解难题

实践团队与高官寨村委会进行交流座谈,就乡村产业智能化升级路径、农业技术痛点需求及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等议题展开讨论。毕丽萍讲到,本次实践活动是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契机,要充分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一线,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她勉励同学们要深入基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中强化担当,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她期待通过此次活动播撒“科技兴农”种子,让AI赋能农业的创新实践在高官寨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双方共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实践基地是连接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的关键纽带,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服务“三农”的实践平台,也为校地双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奠定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智慧和创新活力。

实践团进入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交流。团队成员韩坤、马丛、孙浩邦、王茂林依次就“AI+智慧农业”主题进行现场讲解,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农业生产实际深度融合。通过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应用,生动展示了如何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与绿色发展。他们围绕大棚蔬菜种植密度优化、智能灌溉系统升级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调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等维度,为农户提供了多项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田间采摘悟农情,知行合一增才干

实践团成员们走入智能温室大棚,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采摘实践课。大家俯身于一行行青翠欲滴、排列整齐的果蔬间,大家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切感受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体悟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与辛劳付出,对乡村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也有了更为立体、深刻的洞察。这堂浸润着泥土芬芳的实践课,为后续精准赋能乡村振兴积累了第一手经验与深厚的情感认同。

科技下乡结硕果,青春逐梦筑华章

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智慧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农业知识普及等务实举措,切实解决农民生产实际问题,为传统农耕注入科技动能。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田野,以实干服务“三农”,既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这场青春与土地的深情对话,不仅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更在广袤乡野间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我们坚信,这支充满朝气的青春力量,必将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生力军,让青春之花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绚丽绽放。

图文︱基础教学部 张坤 王锐婍 赵玉晴 李宇珊

复审︱刘太山

终审︱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