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新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凝聚教学团队智慧、提升课程育人实效,近日,德法教研室召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备课会,全体授课教师参会。会议围绕课程重点难点突破、教学方法创新、思政元素融入等核心议题深入研讨,为新学期教学工作锚定方向、凝聚合力。
会上,教研室主任王潇首先回顾了上一学年课程教学的成效与不足,结合最新教育政策要求与学生思想实际,明确了新学期课程的核心目标:既要夯实学生对思想道德规范、法治基础理论的认知,更要引导其将理论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行为自觉。
针对“如何将社会热点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怎样通过案例教学增强课堂互动性”等问题,教师们展开热烈讨论,分享了“情境模拟教学”“法治故事分享会”等创新思路,并就章节重点内容的逻辑衔接、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方案达成共识。
会议进入经验交流环节。几位在教学上颇有建树、经验丰富的教师代表,围绕“高效课堂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等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成功案例。
他们或深入浅出地剖析教学难题,提出独到见解;或娓娓道来,讲述与学生之间的温馨故事,传递教育温度。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教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借鉴,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本次备课会特别强调“团队协作”与“资源共享”。参会教师共同梳理了课程教学资源库,补充了最新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分析以及最新时政热点素材等内容,计划通过学习通平台实现教案、课件、习题等资源的实时更新与共享,避免教学内容重复或脱节。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需要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本次备课会不仅统一了教学思路、明确了教学重点,更强化了团队的协同意识。下一步,教学团队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持续打磨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课程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真正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