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热潮中,春晖社“乡遇青春,诗愈童心”与“墨香润玉,薪火学堂”两支实践团在绣源北城与泰悦社区的服务持续升温。志愿者们以专业与热忱为笔,为孩子们的假期描绘出兼具知识厚度与成长温度的画卷。
社区的教室里,“学业加油站”始终是最热闹的角落。针对家长们最关心的暑期课业问题,志愿者们化身“专属辅导师”,每日准时守候在书桌旁。他们细致检查每一份作业,用红笔圈注易错点,对数学公式混淆、作文立意偏差等问题耐心讲解。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轻声讲解交织,成为社区里最安心的暑期背景音。实践团成员准备的特色活动则充满思维交锋的火花。
杨心悦主持的“辩论赛”拉开帷幕。她通过生动的PPT演示,用孩子们熟悉的两小儿辩日的故事等趣味话题引入,讲解辩论的基本规则、论点构建与反驳技巧。在随后的自由辩论环节,“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说普通话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家乡话”的辩题引发激烈讨论。赛事的尾声,获胜队伍收获了精心准备的零食与“种子”,而所有参与者都在思维碰撞中提升了表达与思辨能力。
杨晓倩主讲的《音符游戏》特色课趣味十足。课程聚焦基础音符知识,将乐理教学与“抓鸭子”游戏结合——孩子们准确识别音符后,即可参与游戏互动。新颖方式激发兴趣,孩子们在欢快节奏中轻松掌握音符概念,课堂充满歌声与笑声。
从书桌前的专注研学,到辩论场上的思维交锋,再到音符游戏里的欢声笑语,春晖社志愿者们用多元陪伴,让这个夏天既有知识的厚度,更有成长的温度。更多精彩,仍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