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阳信:济南大学生实践团梨乡助农

作者: 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25-07-30

暑假期间,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梨"想成真实践团来到中国鸭梨之乡--阳信县,以"梨绘振兴卷,文聚乡土情"为主题,深入探寻梨产业文化传承密码,以青春力量助力梨乡文化传播与产业创新,为阳信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作为"中国鸭梨之乡",阳信县已构建起"文化+生态+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百年梨园沉淀着厚重的乡土记忆,从鲜果到梨醋、梨酒的加工链条日趋完善,但如何让梨乡文化走得更远、产业创新挖得更深,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此次实践团的到来,恰为破解这一课题带来了青春智慧。

实践首站,团队走进位于金阳街道的阳信县梨文化生态博物馆。这座山东省首家梨文化生态博物馆,以65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为"纸",以数百张历史图片、上百件实物藏品为"墨",生动铺展"梨乡古韵"等四大篇章。从"梨寿年丰"中,实践团成员读懂了梨与乡土的千年羁绊;在梨香公园场景还原区,仿佛穿越时空闻到百年梨花香——这座"立体教科书"让抽象的梨文化变得可触可感,也让团队更清晰地把握了阳信梨产业的精神根脉。

走出博物馆,实践团直奔万亩梨园。阳光下,百年老梨树虬曲的枝干间挂满饱满果实,成员们挽起袖子加入采摘队伍,在劳作中倾听梨农讲述"一棵梨树养三代"的乡土故事。另外,团队还自主设计了一款辅助摘梨车,并向梨农详细介绍其轻便的承重结构、灵活的操作设计。"安全又省力,这设计真贴心!"一位梨农的赞叹,道出了技术服务的实干价值——文化赋能不仅是精神滋养,更要化作生产中的"及时雨"。

近年来,阳信县以梨为媒,通过连续举办36届梨花会、打造"认养一棵树"云平台等,推动农旅融合、文旅共生。此次实践团的到来,既是对这一发展模式的深度调研,更是青年力量参与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从博物馆里的文化解码,到梨园地头的技术赋能,团队用脚步丈量梨乡大地,用专业服务回应产业需求,让"梨想成真"的青春誓言落地生根。

据了解,实践团后续将整理调研成果,结合青年视角提出梨文化传播方案,助力阳信梨产业在文化IP打造、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突破升级。正如阳信县梨文化生态博物馆负责人所言:"青年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技术小妙招,更带来了文化传播的新思维,这正是梨乡振兴最需要的活力。

如今,万亩梨园的风里,除了梨果的甜香,更飘着青春的气息。这群来自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年轻人,用专业学识叩开了乡土的密码,用实践热情点燃了产业的星火。他们证明:当青春之笔遇上千年梨乡,写就的不仅是一篇实践报告,更是一曲振兴长歌——这歌声里,有梨花开的白,有青年志的红,更有乡土中国向新而生的万千气象。

原文转载自今日头条 责编:皮娜 编审:王玉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