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全省高校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推进视频会召开,校长助理兼科技处处长池光胜及二级学院院长代表在学校分会场参加会议。会上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联合部署,省内高校院所、企业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破除转化藩篱、激活创新动能”主题,共同谋划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方案。

会议直面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重研发轻运营、重数量轻质量”的结构性矛盾,多部门协同推出政策组合拳:建立专利转化质量评估体系、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训中心、启动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特岗计划,从源头提升专利价值并强化人才支撑。

针对校企对接难点,会议提出构建需求牵引、平台赋能、资本助力的协同机制,推动科研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支持。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浩强调,科技成果转化需政府、高校、企业、资本多方协同,形成创新合力。
在落地推进上,会议明确 “三步走” 方向:即日起启动首批试点高校遴选,支持校企联合创新;年中前激活存量专利价值;年底前建立转化绩效评估体系,以长效机制激发高校创新活力。
池光胜指出:“此次会议提出的'先评估后申请'专利管理模式,对科研成果进行全面、深入评估,不仅能够有效识别出具有市场潜力和应用价值的成果,还能帮助提前规避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学校已梳理出20余项可转化项目,正在与企业对接。”

此次推进会的召开,既是一次凝聚共识的改革动员,更是一场锚定方向的实践启程,学校将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依托政策红利构建更完善的创新生态,以“校企联合创新体”建设为抓手强化产学研深度协同,以更开放的姿态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激活成果转化潜能。随着各种创新举措在校园落地生根,必将有更多“实验室成果”走出围墙、赋能产业,为全省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上一份 “政校企协同、产学研共振”的鲜明答卷,共同谱写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
撰稿︱科技处 刘冉冉
复审︱刘太山
终审︱张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