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精彩书评

读《土地,土地》:不仅仅是对土地的礼赞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1-11-19 点击量:

欣赏厉彦林散文《土地,土地……》的时候,桌上正摆着最近一直在读的《中国历代礼仪典》。这一套广陵书社出版的六册书籍,汇聚了我国先秦直到清朝时期的礼仪典章,其中不免有关于大地、山川、社稷的祭祀礼仪。古人关于如何祭祀大地山川社稷的规定是系统详尽的,谁主祭,何时祭,在哪里祭,用什么样的物品与器皿,用什么样的乐舞与程序,祭前需要几天的斋戒,无不有规定。这些祭祀礼仪被不少人视为统治者驾驭人心的政治手段,但它们何尝不是中国人礼赞土地的独特方式?在古人那里,只有这样诚心的投入和精心的安排才能够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恩与情义。

如今这些礼仪自然是不多见了。如今人与土地的关系也已变得与古时不同。厉彦林说:“不想成为地主的农民,不是地道的农民。不想拥有更多土地的农民,不是有出息的农民。”然而现实是,太多的农民已不想做农民,太多的农民已不能做农民。城市化让更多的人离开土地,在城市中栖居的人们更关心土地上矗立的高楼和楼房日日攀升的价格,而不是土地本身。此刻,厉彦林热情地讴歌土地,便有了不一般的意义。厉彦林一点不掩饰他对土地的歌颂崇敬之情。他用诗一样的语言说:“土地像一首词,上阕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下阕是安放灵魂的栖所。”在他眼里,土地是慈善仁爱的,是胸膛博大宽敞的,是需要虔诚跪拜的,“土地是所有生命永恒的母亲,是大家共同的命根。我们赖以生存、曾经反复踩踏的土地,把尊严高尚留给我们,把屈辱低下留给自己”。这样热情的讴歌无疑唤醒了读者内心深处对于土地的情感和认知。即便我们离开了长满庄稼的土地,即便我们早已变得五谷不分,我们也无法否认土地之于人类的意义。土地是我们身体的居所,土地是我们财用的来源,土地是我们精神的皈依。

我相信厉彦林对土地的礼赞不仅仅来自他对土地价值的理性思考。他是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一个像候鸟一样隔段时间就会返回乡村的人,他的身体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他见过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艰辛负重的身影,他熟悉小麦从钻锥、起浪到挑旗、灌浆到满仓儿、鼓籽粒的整个过程。唯其如此,他才可以对土地、对土地上生长的庄稼、对在土地上刨生活的农民有这样的深情。唯其如此,那份深情里便不仅有对土地的礼赞,更有关于土地、农村、农民乃至中华民族的凝重的忧思。他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如果没有土地,再多的金钱也填不饱肚皮。”他说:“不少地方,片面地追求城镇化,占地盖楼,造城,扩城,无序地扩张,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和失地农民,没有得到市民待遇,甚至成为城市农村两不管的边缘人。”他说:“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如何逆势存在,保持自身特色,这是‘乡土中国’的重大命题。”我们生活在一个空前转型的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转型引发了诸多棘手又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三农问题无疑是其中的一个,这是引发厉彦林忧思的重要原因,也是厉彦林忧思的重心所在。但他显然并不悲观,亦没有彷徨沉没于忧思之中,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解决之道,并期待更多的人投身其中。

中国古人把理想中的社会称作大同,《礼记·礼运》解释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社会里,人尽其力,货尽其用,在同一块土地上生活的人皆能安居乐业,皆有社会关爱。这样的理想至今没有实现,因而也没有过时。在通向大同社会的道路上,土地及其保护和使用都将是无法绕开的话题。

《土地,土地……》,厉彦林在文章标题里艺术地使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在那尚未说尽的话语里,可能潜藏着土地的过去,也可能潜藏着土地的现在和未来,又或者是作者的一声长叹,但更可能是他对美好未来的诚心期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