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学生团体

山东工程学子“三下乡”在行动(三)青春,在传承中闪耀未来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2-07-24 点击量:

近日,我校学生会激扬青春实践团、点点星芒青春实践团、智能制造学院破风泰安队、商学院红色逐梦乡村振兴队以及数字财金学院“三下乡”实践团分别到达广饶县稻庄镇、聊城市莘县、泰安市泰山区省庄、济南市章丘区文祖镇和滨州市滨城区开展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入乡村下田地 实地问卷调研

激扬青春实践团走入佛王村,切身感受当地村民真实生活。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的方式,听取当地村民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对乡村未来发展抱有的意见与期望。实践团了解到近几年乡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交通出行便利,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人民幸福感普遍提升。他们与农民一起下农田劳动,搬抬小麦,帮助孤寡老人整理屋院,为生活不便老人剪指甲、梳梳头,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敬老爱老优良传统美德。实践团成员一起总结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的现象及问题,组织讨论、分析,在社会实践大课堂中中检验书本所学,巩固理论成果,蓄力赋能乡村振兴事业。


讲政策说科技 提振三农力量

点点星芒青春实践团赶到聊城市莘县,通过走访入户、集中宣讲、田间现场授课等方式,开展三农政策宣讲、科技下乡活动。实践团成员在地头沟垄和村民一起间苗,了解玉米长势及村民需求与期盼,宣讲国家助农惠农政策,详细解答村民关注的涉农热点难点问题。他们发放科普书籍资料,用自身所学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理论实践结合 技能解锁难题

智能制造学院破风泰安队到达省庄工业园宏达复合板厂参观调研,了解复合板的种类、主要应用领域及生产流程,对调研总结出的工厂存在的“产生的废料处理、产品单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他们积极研究,虚心请教专业老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即利用生产中产生的废料做成不锈钢浮球阀,可广泛应用于水箱、水池、水塔的自动供水系统领域。队员们就不锈钢浮球阀的工作原理与工厂负责人进行沟通并得到了肯定,解决了工厂废料过多问题的同时,也使工厂生产的产品更趋多元。


小虫子大产业 “破茧成蝶”出国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前提。近日,商学院红色逐梦乡村振兴队在刘因科科长和隋敏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济南源信食品宠物有限公司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总经理解洪涛是我校优秀毕业生,他以职校所学管理知识,创新创业开办工厂饲养黄粉虫带动一方经济收入增长,解决了周边村民就业难题。产品畅销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年产值3000万元,企业已获得国内ISO9001、美国FDA、欧盟EU、SGS等各项资质认证。

在解红涛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厂区厂房,动手实际操作机器生产原料、喂养黄粉虫、厂房清洁。实践出真知。通过参观调研学习,大家深有体会,正是解红涛运用大学期间学到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知识,精心经营,才使企业快速发展。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更应该利用职教知识为乡村振兴献力献智。队员们与解红涛总经理就电子商务及其发展应用进行了交流探讨,纷纷表示,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要积极利用暑假时间帮助企业完成跨境电商线上合作事宜。


凝聚青春力量 传承黄河文化

近日,数字财金学院“三下乡”实践团在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赵争带领下,开展“学习之行”,走进“怀周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怀周祠是全国唯一一个由民间力量自发筹建的周恩来总理纪念馆。上世纪70年代初,杨柳雪这个鲁北小村,曾经因为周恩来总理亲手树立的粮棉双高产典型,被誉为“棉区的一面红旗”,与山西的大寨村一样成为全国的典型。活动中,赵争副院长带领同学们认真参观学习,深刻感受周总理艰苦奋斗的美好品质以及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幅幅图画的描述、一幕幕场景的还原,同学们深刻地了解到崇高的品格渗透在周总理工作、生活以及战斗的点滴中,一件件珍贵的遗物,无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身临其境,方知初创之艰难;瞻仰故地,更感先贤之崇高。作为新时代职校学子,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革命前辈的手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承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掌握好本领,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勇担起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职教力量。

在滨州黄河浮桥,“三下乡”实践团开展“传承黄河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他们厉行环保捡拾垃圾,争当保护母亲河的践行者、示范者。志愿者们到达黄河浮桥附近,重点清理岸边游客们随手丢弃的塑料袋、饮料瓶、烟头和纸屑等垃圾。躬下身子,他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不放过一个残留的纸屑垃圾,同时也会对乱丢垃圾的行人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黄河浮桥附近焕然一新的卫生状况,见证着山东工程学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切实落地。


青春,在传承中光耀未来。这是一幅鲜明的背影,更是一面永远的旗帜。实践影像记录着山东工程学子“三下乡”投身祖国建设和家乡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现着学校师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靓丽身影,凸显着青年一代奉献青春、建功立业的时代风采。新时代新职教新作为,激励着当代大学生把忠诚书写在职教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驻足回首,旗帜辉映交织的崭新篇章中,是山东工程学子勇毅前行青春的翠绿,燃烧的火红



作者:团委 皮娜 编辑:皮娜 编审: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