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

心灵家园

开学复课心理调适指南——学生篇3

发布人:student 发布时间:2020-05-29 点击量:

亲爱的同学们:

宅家四个月,想必你已练就了一身厨艺,要么从健身小白练到一双麒麟臂,要么已长发及腰,遮住一身肥膘。经历了不一样的寒假,没有火锅,没有奶茶,没有KTV和朋友的狂欢,不知道你的心态是否也经历着种种改变。开学的脚步越来越近了,终于可以回学校啦!


1_副本.jpg


假期余额不足,离别之际的你是否心情复杂?


2_副本.jpg


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复学好消息,马上就能回到熟悉的校园,见到久违的同学,面对即将打开的校园大门,期待、兴奋之中难免有一些焦虑不安。那特殊时期如何跟同学们交流呢?你可能会有以下困扰:

同学A:复学后同学之间的距离感会不会增加了,找不回之前的亲切感,该怎么办?

同学B:开学后,如果身边的舍友不注意个人防护措施,我怎么和他沟通?

同学C:之前宿舍关系本来就不好,不喜欢呆在宿舍,怎么办?

同学D:我在家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突然有室友,不习惯。

面对这些困扰,同学们莫急,看完这篇心理调适指南,就会安抚你的小心态。


3_副本.jpg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保证。复学后,同学们在一段时期内还会下意识或者习惯性地与他人保持距离,适度保持一定的物理距离是有必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人的天性,并不是他(她)真的对你疏远了。

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互相理解和包容,经过那么长的宅家日子,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我们不能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要求别人一定要按照你的生活习惯来做。

同学们可以这样做:

一、加大安全的空间距离

缩小彼此心理距离

疫情要求人与人之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应保持安全的空间距离,这样一来,客观上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人际心理的疏离感。亲密人际关系的建立、相互心理支持的获得、宿舍班级团队凝聚性的维护都需要我们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

创新沟通

在这个特殊时期,同学之间,语言并不是唯一的沟通方式。善意的眼神、阳光的微笑、问候的手势、竖起的大拇指,都能让同学之间保持情感的联结,让人心生暖意。

4_副本.jpg

平等相待

返校后每个同学都由家庭中的 “掌上明珠”忽然变成了普通同学,彼此需要平等相待。

克制忍让

在家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生活无拘无束;返校后多人共处一室,且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惟自我克制并相互忍让,方能和睦共处。

敞开心扉

相互之间需要经常分享快乐分解忧愁,与同学、朋友说说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说出你的担心,紧张、愉悦、困惑等,聊聊各自的喜怒哀乐,让各种情绪在聊天中自由流动,及时宣泄和释放。相互激励、相互支持,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生活作息要同步

首先,作息时间要同步。在家里,时间安排相对比较自由,自律性差的同学玩游戏甚至通宵。返校后,需要彼此克制相互迁就,步调一致,统一作息时间,以避免人际矛盾的发生。

5_副本.jpg

其次,学习活动要同步。有同学在宿舍要上网课,其他同学就不要玩游戏发出刺耳的声音,影响学习的同学。

再有,生活方式要一致。疫情当下,每个人都必须做到勤洗手、少外出、戴口罩、错峰用餐、科学消毒、不用手揉眼抠鼻、不去人员密集地方。但也难免身边有个别人不注意个人和公共卫生、对疫情防控不在乎。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建设性的语言予以善意提醒,避免长期压抑而累积不满直到冲突爆发。

6_副本.jpg

凡事协商达成共识,只有同步,同室同学才能共同进步!

三、学会共情

共情,也叫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也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站在他人位置或角度体会他人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立场、利益并处理问题的能力。人际相处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隔阂、矛盾甚至冲突,大多与矛盾双方缺乏共情有关。共情的训练大致经历以下三个步骤:

换位思考

当双方就某个问题产生分歧隔阂、矛盾冲突后,先按下“暂停键”;接着互换角色,各自站到对方的位置、立场和利益,思考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获得相应的体验。

7_副本.jpg

比较差异

将“自己”与扮演的“对方”两个角色就该问题的认知与体验进行比较,检视其差异。

改变自己

双方调整“自己”的认知与体验,尽量靠近对方,缩小或消除差异,最终解决冲突。

8_副本.jpg

学会共情,将助我们人际交往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感到不适应、不开心,想找人分享你的喜怒哀乐,欢迎联系心理中心的老师:

QQ1:470826235(闫老师)

QQ2:191955373(杨老师)

QQ3:540917245(时老师)

心理中心的老师将陪你一起静待开学!


作者:闫秀云      编辑:丁厚光     编审:王万里

相关文章